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发布 > 要闻

从“紧日子”里过出“好日子”

来源:中国煤炭报 作者:姜波 发布时间:2025-11-18 文字大小: |

今年以来,面对持续低迷的煤炭市场,中国大唐集团国源公司开展全生产要素、全岗位价值、全生命周期成本费用管控,实现企业增效、岗位增值、职工增收,从“紧日子”里过出“好日子”。


多劳多得,明明白白


“以前干多干少差别不大,现在多劳多得明明白白,谁还愿意落后?”国源公司综掘一工区一名职工谈起变化,脸上满是笑容。


职工充满干劲的背后是国源公司对岗位工效的精打细算。依托各工种工序管理,国源公司重新细化明确各岗位职责,对井下作业流程进行跟踪写实,确定每个岗位的工作定额和工程质量要求。国源公司以班组为单位,实行生产作业岗位看板管理,每班更新职工在井下的工作量、工程质量和安全记录,动态核算每名职工的生产绩效。


生产组织方面,国源公司通过合理穿插工序、推进平行作业,把碎片化时间变成增效黄金期。


“就拿地坪施工来说,以前得4人忙半天,现在2人就能完成,效率大幅提升。”国源公司综掘一工区区长刘献宇说,“我们还利用支护、检修的零散时间延伸后路风水管路和风筒,集中力量办大事。综掘一工区综合人工效率从年初的0.12米/工提升到目前的0.16米/工。”


既算大账,又抠小钱


“省下的就是赚到的,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智慧配送中心主任陈振芳的这句话,反映出国源公司内控成本的全员共识。


在成本管控上,国源公司既算大账,又抠小钱。


生产技术部按照“最严技术管理、最严设计管理”原则,重新核定矿井采掘接续计划,通过优化采场布局、简化生产系统,从源头减少岩巷进尺,压减支出。


经营管理部树立“一切成本皆可控”理念,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和计划管理,坚持无预算不支出、超预算严审批。


煤炭营销中心聚焦煤炭价格变化,采取“中长期合约锁量+煤炭现货市场套利”组合策略,提高产品销售效益,提升市场竞争力。


智慧配送中心推动物资复用,在废料堆里“淘金”,今年累计回收复用各类物资120余件,降低采购成本45万元。


将旧锚杆加工成风水吊挂锚杆和超前锚杆,累计节约9.6万元;修复265个工作面皮带H架、375个上托架,创效4.2万元;修复各类工器具和小型设备65台次,省下41万元……国源公司修旧利废成效显著。


“我们制定并执行了‘止血补漏二十条’和‘十个严控’措施,持续强化全员成本意识,把技术改造、降本增效等举措落到实处,在点滴中降成本、从指缝中求效益。”国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郭仝锁说。


节能降耗,“斤斤计较”


“以前电费支出是总额控制,到底哪儿耗电量大、怎么省,心里没底。现在不一样了,每天抄表统计、每周分析数据,异常耗电马上排查,电费支出清清楚楚。”机电管理部部长李剑峰指着台账中的耗能曲线介绍说。


国源公司根据生产计划安排大型设备工作和检修时间,大规模实施变频节能改造,避免设备空转、低效运行;开展职工节能培训,组织“节约创效我先行”主题征文活动,推广了一批基层节能降耗创新举措和科技成果。


国源公司细化能耗台账,每天跟踪延米耗电量和吨煤耗电量,把每一千瓦时电都用在煤炭采掘“刀刃”上。今年,国源公司月均耗电量同比下降8.4%。


材料管理同样精打细算。国源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开展“三个一”行动,从节约一张纸、节约一千瓦时电、节约一公里车程做起,压缩非必要会议,坚持“非必要不出差”原则。物资管理部门按需制定领用计划,实行限额领料,杜绝多领和超领。各生产单位建立材料使用台账,全程跟踪领用、消耗、结余情况,一旦超耗及时分析整改。国源公司引导职工作业时量材使用,不浪费一根锚杆、一块板材。今年以来,仅材料支出方面,国源公司就累计节约70万余元。


作者:姜波  版面编辑:鄢丽娜

编辑:张莹

来源:中国煤炭报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16-2021 zmjt.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郑煤集团信息管理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豫B1-20060044 豫ICP备12008426号

地址:郑州市中原西路66号       电话:0371-87781116

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备案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202002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