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煤炭市场持续疲软、企业生产经营面临严峻挑战的局面,白坪煤业公司全体员工团结一心,以创新为引领、以匠心为支撑,大力推进技术创效与管理提升,走出一条降本增效、逆境突围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勇挑重担:刘广坛接下“硬任务”
白坪煤业公司13131综采工作面的MG400/930 QWD采煤机已连续服役6年,摇臂、减速器和主控器频繁发生故障,急需全面大修。集团公司批准了270万元专项资金,但原厂家维修报价高达380万元,且维修周期长达两个月。如果停工待修,将面临采掘接续紧张的严峻局面。
关键时刻,公司领导果断决定自主维修,并选定技术权威刘广坛牵头。刘广坛是“全国煤炭工业劳动模范”,享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自2007年入职后从维修工成长为技术带头人,曾修复多台大型煤机,厂家技术人员也常向他请教。“这台设备,我来修。”在了解公司面临的困境后,刘广坛毫不犹豫地接下了任务。他分析设备情况,认为部分部件修复后可复用,虽需一个月工期,但只要材料到位,必能如期完成。随后,他召集大师工作室5名骨干组建团队。面对“一个月修复至井下生产标准”的艰巨任务,成员起初信心不足。刘广坛以“为公司省资金、保接续”激励大家,点燃团队斗志。团队分工明确:尚权宝、郑建森负责机械拆解与焊接,刘建欣、赵振国、许孝辉专攻电控系统。半天内,一支技术过硬的大修团队组建完成,检修方案也同步确定,全力推进采煤机大修工作。
26昼夜攻坚:啃下技术“硬骨头”
大修工作全面启动后,刘广坛科学调度,将团队按专业特长分组,制定详细攻坚计划,倒排工期、明确责任,严格执行“拆解零损伤、检测零遗漏、修复零误差”的标准,逐一攻克设备老化、部件磨损、线路混乱等诸多难题。
其中最棘手的环节是拆解采煤机摇臂。该部件内部为三层传动齿轮结构,长期受煤尘侵蚀和高负荷冲击,连接螺栓锈蚀严重,常规工具无法拆卸。机械组的尚权宝、郑建森采用煤油浸泡结合热风枪均匀加热,再以铜锤轻击振松,耐心操作8小时,终于将12颗锈蚀螺栓全部安全拆卸。打开后发现齿轮箱内油脂已变质为油泥,他们又使用高压清洗机反复冲洗,直至齿轮重现金属光泽。电控组同步推进线路改造工作。采煤机升井解体后,主力电缆全部更换。面对变频接线箱、电控接线箱内错综复杂的线束,刘建欣、赵振等人先清除积尘,再依照电路图逐线校对,使用万用表进行通断测试。电抗器底座螺丝因震动断裂,操作空间极其狭窄,维修人员只能半蹲作业,最终通过角磨机精细切割、重新攻丝,完成安装。变频器复位后,团队又经过5轮通电调试,针对截割电机异响故障更换高精度轴承、加注专用润滑油,通过3次空载和2次负载测试,彻底消除故障。
50万元投入:点亮接替新希望
自7月26日启动大修,至8月20日高质量完成,整个项目仅用26天。当操作人员按下启动按钮,截割臂平稳运转,显示屏数据一切正常时,现场响起热烈掌声。刘广坛注视着“重生”的采煤机,欣慰地说:“这26天的夜没有白熬,设备又‘活’了!”
更令人振奋的是成本核算结果:本次大修总费用仅50万元,涵盖零部件采购、修复及人工成本,远低于集团特批的270万元,不足原厂家报价的七分之一。“刘师傅,太感谢了!你们不仅省下200多万,更保住了公司的接替面!”公司领导在现场给予团队高度评价。从“依赖厂家”到“自主攻坚”,从“380万高额报价”到“50万高效修复”,从“26昼夜奋战”到“设备复运转”,白坪煤业公司不仅节约大量资金、抢回宝贵生产时间,更在困境中彰显了“不等不靠、以技术创效益”的企业精神。
技破困局,匠护矿山。当下的白坪煤业公司,正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姿态,秉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在行业风浪中砥砺前行,为集团公司的健康发展贡献“白坪力量”。
Copyright @ 2016-2021 zmjt.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郑煤集团信息管理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豫B1-20060044 豫ICP备12008426号
地址:郑州市中原西路66号 电话:0371-87781116
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备案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202002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