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九三大阅兵的庄严号角通过屏幕传遍矿区的各个角落,办公楼、调度楼、基层区队会议室里,早已坐满了神情专注的干部职工。作为新闻宣传干事,我手握相机穿梭在各个观看点,镜头所及之处,每一幕都如同炽热的火焰,点燃了心中那股滚烫的民族自豪感,让它在心底不断翻涌升腾。
办公楼的会议室里,平日忙碌的矿领导、中层干部、科室党员及职工共 100 余人整齐就坐,目光紧紧锁定屏幕,笔挺的脊背也随着阅兵方队的步伐愈发挺拔;调度楼内,值班人员在确保生产指令畅通的间隙,目光不时投向眼前的大屏幕,就连电话的接听节奏里,都多了一份与国同频的坚定;基层区队的会议室中,矿工兄弟们坐得笔直,黝黑的脸庞映着屏幕的光,眼中闪烁着与钢铁矿井同样炽热的光芒。无论走到哪里,没有喧哗,没有躁动,只有全神贯注的凝视和发自内心的肃穆——这是属于矿工们的深情,是我们职工对伟大祖国最质朴、最真挚的敬仰。
当仪仗方队以“横看一条线,竖看一个人”的极致姿态走过天安门,整齐的步伐如同惊雷滚过广场,矿区所有人的目光也随之凝聚。当女兵方队迈着铿锵步伐迎面走来的瞬间,我心中泛起赞叹的涟漪:她们太飒、太美了!笔挺的军装勾勒出利落身姿,身影挺拔如松,眼神坚定如炬,每一步都踏得掷地有声。那是一种融合了飒爽英气、利落酷感与青春亮色的独特风采,没有丝毫娇柔,唯有“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与担当,将女性的坚韧与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
看着屏幕上她们意气风发的模样,我手中的镜头不自觉地放慢了移动节奏,心中更是涌起一股特别的感动与憧憬。就在那一瞬间,一个清晰的小心愿悄然许下:愿我的女儿长大后,也能像这些女兵姐姐一样,穿上心爱的军装,把青春融入祖国的山河,用忠诚与热血报效伟大的祖国。这份心愿无关苛求,只因眼前这抹“军中绿花”的耀眼光芒——它让我深深觉得,把个人理想与家国大义紧密相连,是最有意义、也最值得骄傲的人生选择。
阅兵仪式上,还有一个镜头让我热泪盈眶:车牌号为 1945 和 2025 的两辆阅兵车。1945 年的那辆车是空的,它仿佛承载着无数先烈的英魂,虽空却满——因为我们始终相信,英雄从未远去,这盛世繁华,他们一定能看见!当习近平总书记乘车驶回天安门途中,受阅官兵齐声高呼“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这响彻长安街的声声呐喊,是人民军队对祖国的忠诚誓言,更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信念与心声。
从抗战老兵起身敬礼的沧桑背影,到东风 - 5C 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的震撼亮相;从受阅将士的昂扬斗志,到女兵方队的惊艳登场,屏幕里的每一个画面,都与矿区的奋斗图景交相辉映。我们深知,今天的岁月静好,是先烈用热血换来的;眼前的国之重器,是无数建设者用奋斗铸就的。而我们矿工,虽身处百米井下,却也是这伟大时代的参与者、建设者——我们开采的是能源,点亮的是万家灯火,支撑的是国家发展的脉搏。
铭记历史,吾辈自强。阅兵的画面渐渐落幕,但矿区里涌动的力量与信念却愈发滚烫。镜头里,干部职工们相互交流着观礼感悟,眼神中多了一份坚定,话语里添了一份干劲。这一次集中观看,不仅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更是一次初心的唤醒与使命的重申。
作为新闻宣传干事,我将把今天记录下的每一个动人瞬间、每一份炽热情感,化作笔下的文字、镜头里的故事,传递给矿区的每一位同事,也传递给更多人。因为我们坚信,只要像受阅方队那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啃不下的硬骨头,没有迈不过的坎儿。我们定能在矿山的这片沃土上,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矿工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担当与荣光!
(作者单位 告成煤矿)
Copyright @ 2016-2021 zmjt.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郑煤集团信息管理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豫B1-20060044 豫ICP备12008426号
地址:郑州市中原西路66号 电话:0371-87781116
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备案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202002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