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文化 > 文学艺术

2024之辙  2025之盼

来源:自创 作者:李智超 发布时间:2025-01-06 文字大小: |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2024年步入尾声。入职郑煤已一年有余的我,回顾这一年来的时光,学习煤矿掘进、安装拆除作业知识,仿若踏入了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章节都写满了艰辛与汗水,又闪耀着荣耀和收获。而我,只是个初涉墨香的新手,怀揣着敬畏与憧憬,在煤海的字里行间探寻。

  煤海初涉,墨韵初染。初入矿井,那幽长的巷道似时光的甬道,黑暗中透着未知的神秘。我,像个懵懂的行者,开始触摸这片黑色世界的脉络。第一次下井,我满是新奇与紧张的脸庞被矿灯捕捉着。四周的煤壁沉默不语,唯有风筒里低沉的风声,像是把古老的故事诉说。

  在这一年的时光里,学习、实践,有忐忑、有收获。从白坪煤业13031替棚、新郑煤电公司11210工作面扩超前棚、大平煤矿13131工作面综采工作面综采支架回收、14101工作面综采支架安装以及芦沟煤矿32031工作面安装等工程,我不断汲取专业知识,了解工作面安装、回收施工流程及具体工艺施工工序,熟悉井下材料名称、设备使用要求、工程施工质量等。同时积极学习并参与相关工程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逐步接手平地标准化区队创建资料筹备完善工作。

  而井下的实践,更是一场与自然之力的对话。在芦沟煤矿32141工作面回采及上网上绳期间,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上网上绳工程,它是空白的,是全新的。上网初期,我虚心向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请教学习对第一排网的固定方法,对工作面风险及隐患进行研判和排查。上网期间,和相关科室及区队领导共同商讨上网、上绳方案,确保支架顶梁不对柔性网造成损伤。当采煤机的轰鸣声在巷道中响起,我感受到了科技与自然的碰撞,粉尘飞扬,矿灯闪烁,如迷雾似战歌。

  在施工期间,有一段顶板特别活,在处理顶板隐患时,望着那摇摇欲坠的岩石,心中虽有畏惧,但想得更多的是排除隐患确保安全。我和副队长并肩作战,依照所学知识,小心翼翼地架梁、互顶。那一刻,汗水湿透了衣衫,也锻炼了我身为安拆人的技术和品格。

  与此同时,这一年里,新型设备的应用同样是一项重大的挑战。安装拆除准备队正处于转型阶段,当新设备的采用与传统工艺相互交织、接续,对区队技术管理要求严格。在芦沟煤矿32031工作面安装工程中应用新型设备液压叉车,职工们对新的操作流程怨言颇多,生产进度也受到了影响。面对挑战,区队领导带领我在现场和职工们不断优化施工工艺,通过在支架上车及卸车环节进行反复摸索、不断改进,环节时间进一步缩短:支架上车时间由原来的55分钟缩短至30分钟,支架卸车时间由原来的50分钟缩短到30分钟,安装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在运输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工作面当班最高完成5架支架的组装、安装。这是区队转型的革新,亦是自我的突破。

  煤海新程,笔耕新篇。展望新的一年,巷道深远,煤海辽阔。我将始终坚守职业道德底线,严格遵守煤矿行业的安全法规与操作规范,将矿工生命安全置于首位。在团队协作中,积极分享经验、提供技术支持,展现出良好的团队精神与互助品德,营造和谐、安全的工作环境。在安全管理上,我会以更严谨的态度,参与到每一项安全制度的落实。从工作地点的双重预防管理,到工人的安全培训教育,每一点、每一步,脚踏实地,务求实效。让安全的理念,如春风化雨,滋润每一个人的心田,在煤海深处筑起一道牢不可破的安全长城。

  我愿如一只破茧的蝶,在技术的花丛中更自由地飞舞。

  2024 年是我在煤海逐梦的开篇之笔,虽略显稚嫩,却深情脉脉。展望新的一年,我将在自己的岗位上,以梦为墨,以汗为泉,在这片黑色的土地上继续绘写青春篇章,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共成长。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16-2021 zmjt.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郑煤集团信息管理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豫B1-20060044 豫ICP备12008426号

地址:郑州市中原西路66号       电话:0371-87781116

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备案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202002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