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欢迎您!

登录OA | 协同办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生产 > 政策法规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应知应会知识

来源:通知 作者:集团新闻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3-05-04 文字大小: |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应知应会知识

1.党的二十大对市域社会治理的最新安排部署是什么?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整体上看,报告将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放在了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框架中,并注重市域范围的社会治理,这体现了对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形势的战略判断和统筹考量。一方面,我们必须要在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大背景下来把握和理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另一方面,要通过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来巩固和提高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2.通过试点验收的地市,中央授予什么称号?

授予“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称号,并通报表扬。

 

3.市域的内涵?

根据国家《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80—98),“市域”指的是“市行政管辖的全部地域”。过去我们讲社会治理,主要强调国家宏观和基层微观两个层面,新形势下为什么中央提出推进市域层面的中观社会治理,可以从市域的“三个特殊”方面来理解。第一,市域是宏观与微观的转承点,更要成为撬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支点。第二,市域是重大矛盾风险的集聚地,更要成为重大矛盾风险的化解地。第三,市域是具有较多行政资源与较强执法司法能力的综合体,更要成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集成体。

 

4.“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内涵?

(1)内涵方面。“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内涵极其丰富。从字面表述上看,是“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组合,体现的是国家对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在“市域”范围内的落实,它既是国家治理的子系统,也是社会治理在市域范围内的具体实践。

(2)外延方面。“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外延十分广泛。可以从行政区划、空间范围、行动主体、治理手段、治理目标5个方面进行理解和把握。一是从行政区划来看,市域社会治理的治理单位主要以设区的市为载体,主要包括所有副省级市、地级市和自治州,以及地(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师市、直辖市下辖的区(县)。二是从空间范围来看,由于设区的市的区域范围既包括城市地区,又包括农村地区,因此,市域社会治理是城市社会治理与农村社会治理的融合体。三是从行动主体来看,市域社会治理是市域范围内多元行动主体,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基础上开展的一种社会行动。四是从治理手段来看,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市域社会治理主体在党的领导下运用党建、法律、道德、心理、科技、村规民约等社会治理手段开展的一种社会行动。五是从治理目标来看,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直接目标是化解市域社会矛盾、解决市域社会问题,终极目标是促进市域社会和谐稳定。

 

5.“市域”概念提出的时间是?

最早是在习近平同志担任福建省省长期间提出来的。他在2002年对厦门工作的讲话中提出“市域城镇体系”概念,要求全市“一盘棋”促进城乡发展。“市域”概念的提出,把城市、乡村治理纳入整体来推进,有助于社会治理的城乡统筹。

 

6.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概念正式提出的时间?

2018年7月17日,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同志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推进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正式提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概念。

 

7.党的哪次会议正式作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大决策?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

 

8.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所作重要指示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9.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2019年12月3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会议,提出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总体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牢牢把握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的总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防范化解市域社会治理难题为突破口,以开展市域社会治理试点为抓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市域特点、时代特征的社会治理新模式,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切实提高市域社会治理系统化、社会化、精细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努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推动平安中国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10.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既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战略抓手,又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市域治理做得怎样,事关人民安居乐业、事关社会安定有序、事关国家长治久安。

一是市域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特殊定位(市域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以城带乡的引擎作用、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市域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柱,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具有特殊意义。

二是市域在矛盾风险防范化解中的特殊作用。目前,一些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汇聚在市域,防范化解矛盾最坚实的力量支撑也在市域,市域是观察矛盾风险走向的晴雨表。

三是市域在社会治理中的特殊优势。市域有自身独特的基础和优势。市域具有政策制定的自主空间,设区的市在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和历史文化保护方面享有地方立法权,具有更大、更灵活的自主创新探索政策空间。市域具有解决问题的资源基础,市域往往具备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和丰富多样的资源手段,能够统筹各种资源力量,及时有效解决各类突出问题。市域具有大胆尝试的回旋余地,市域在探索社会治理政策和模式方面有更大的回旋余地,推进市域社会治理创新,有利于破难题、开新局,为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不断提供新经验、贡献新方案。

 

11.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要积极构建的新模式是什么?

紧紧围绕共建共治共享方向,把握市域社会治理规律特点,突出体制创新、机制完善、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一是树立科学理念,增强市域社会治理引领力。深刻把握市域社会治理特点规律,树立系统融合、开放共治、包容协商、精细精致等科学的治理理念。二是理顺纵向架构,增强市域社会治理统筹力。进一步理顺市、县、乡镇(街道)权责关系,完善权责明晰、上下贯通、层层推进的三级纵向治理架构,形成市级统筹协调、县级组织实施、乡镇(街道)强基固本的市域社会治理链条。市级层面重在统筹协调,县级层面重在组织实施,乡镇(街道)层面重在强基固本。三是完善横向体制,增强市域社会治理聚合力。通过体制创新、机制完善、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体制、政府负责体制、社会协同体制、公众参与机制,把分散的资源聚起来。四是推进方式革新,增强市域社会治理驱动力。发挥政治引领作用、法治保障作用、自治强基作用、德治教化作用、科技支撑作用。

 

12.市域社会治理要聚焦解决哪些突出问题?

主动适应市域社会治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工作机制建设为着力点,善于运用制度威力防风险、解难题、补短板,不断提升市域社会治理效能。要主动破解社会矛盾外溢这一最突出的难题,提升市域社会稳定风险防范化解水平。要主动应对治安问题复杂多变这一最现实的挑战,提升市域公共安全风险防范化解水平。要主动补齐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这一最明显的短板,提升市域公共服务水平。要聚焦流动人口有序融入,推动市域公共服务均等化。

 

13.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要处理好哪些关系?

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完善组织保障措施,凝聚各方力量智慧,努力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正确处理顶层设计与分层对接的关系,形成工作合力。正确处理统筹推进与分类指导的关系,确保精准实施。正确处理试点先行与面上推开的关系,增强示范效应。正确处理制度创新与制度运行的关系,释放制度威力。正确处理治理现代化与各有关工作能力的关系,提升治理能力。正确处理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的关系,确保善作善成。

 

14.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要避免哪“两个误区”?

一是把“市域社会治理”等同于“基层社会治理”的误区。当前,一些地方对于为什么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理解不深,往往将市域社会治理等同于基层社会治理,在谋划试点工作时未能把握市级主题、发挥市级优势、突出市域特点,导致工作目标不明、着力点不准、推进力度不大;二是把“市域社会治理”拓展为“市域治理”的误区。体现为对市域社会治理的内涵外延把握不够准确,将经济、文化、生态建设等内容都纳入进来,导致工作“无所不包”,出现了“小马拉大车”现象。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最根本的就是着眼“社会”领域,着力把大矛盾大风险控制在市域、化解在市域,确保不外溢不扩散。

 

15.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要防范哪“五类风险”?

一要防范化解政治安全风险。二要防范化解社会治安风险。三要防范化解重大矛盾纠纷。四要防范化解公共安全风险。五要防范化解网络安全风险。

 

16.党的十九大提出打造“三共”的社会治理格局,“三共”是指什么?

共建、共治、共享。

 

17.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提高社会治理“四化”水平,“四化”是指什么?

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

 

18.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怎样的社会心态?

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科学理性。

 

19.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社会治理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

 

20.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中就完善国家安全体系提出,要完善怎样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

集中统一、高效权威。

 

21.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均提出了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22.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提出,要完善什么样的社会治理体系?

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

 

23.《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平安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是什么?

党着眼于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和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完善信访制度,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决惩治放纵、包庇黑恶势力甚至充当保护伞的党员干部,防范和打击暴力恐怖、新型网络犯罪、跨国犯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建设全面加强,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发展了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24.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3月23日印发的《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规定》,关于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违反本规定或者未能正确履行本规定所列职责,应当进行责任督导和追究的情形有?

一是不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相关工作措施落实不力,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基层基础工作薄弱,治安秩序严重混乱的;二是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在较短时间内连续发生重大刑事案件、群体性事件、公共安全事件的;三是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发生特别重大刑事案件、群体性事件、公共安全事件的;四是本地区本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平安建设)考核评价不合格、不达标的;五是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公共安全、治安问题等,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或者出现反弹的;六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认为需要查究的其他事项。

 

25.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3月23日印发的《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规定》,关于对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进行责任督导和追究的方式有哪些?

通报、约谈、挂牌督办、实施一票否决权制、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等。因违纪违法应当承担责任的,给予党纪政务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6.平安中国建设的总体目标是?

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27.平安中国建设的价值追求是?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对平安中国建设的要求作为努力方向,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推进平安中国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8.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的重大意义是?

一是助推“中国之治”谱写新篇章的战略举措;二是顺应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的长远之策;三是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制胜之道;四是顺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目标的题中之义。

 

29.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的总体思路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导向,以防范化解影响安全稳定的突出风险为重点,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平安创建活动为抓手,不断推进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创新,全面提升平安中国建设科学化、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确保政治更安全、社会更安定、人民更安宁、网络更安靖,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30.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的内涵是?

领域更宽广、体制更完善、成效更明显、人民更满意。

 

31.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的原则有?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二是坚持人民至上;三是坚持安全发展;四是坚持统筹推进;五是坚持主动创安;六是坚持科学治理。

 

32.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的方法手段有?

一是加强全周期动态治理;二是加强全方位依法治理;三是加强全要素智慧治理。

 

33.平安建设的载体抓手有哪些?

一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二是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三是深化平安创建活动。

 

34.平安创建活动的目标是?

发案少、秩序好、服务优、群众满意。

 

35.平安建设领导(协调)小组的职责有?

统筹谋划、协调推动、督办落实、考评激励。

 

36.为总结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经验,加强制度建设,保障在法治轨道上常态化、机制化开展扫黑除恶工作,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2021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

 

37.《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的定位是什么?

省、市、县、乡镇(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是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重要工作平台,由同级党委政法委员会和乡镇(街道)政法委员负责工作统筹、政策指导。

 

38.《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综治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GB\T33200-2016)规定,综治中心的功能有哪些?

基础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社会心理服务疏导和危机干预、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公共服务代办、数据分析研判、参与基层系列平安创建等功能。

 

39.《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综治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GB\T33200-2016)规定,综治中心的制度有哪些?

首问负责、协作配合、工作例会、情况报告、应急救援、考核评价、网格化管理、经费保障制度。

 

40.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视联网是怎样的视频网络系统?

是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指挥调度、分析研判、应急处置、服务管理等业务的综合高清视频网络系统。

 

41.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的统领性文件是什么?

2020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开创平安中国建设新局面的意见》(中发〔2020〕11号)。

 

4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开创平安中国建设新局面的意见》提出,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开创平安中国建设新局面的基点、切入点、着力点、落脚点分别是什么?

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基点,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切入点,以防范化解影响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重大风险为着力点,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落脚点。

 

4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开创平安中国建设新局面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要坚持四个治理,是指哪“四个治理”?

要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

 

4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开创平安中国建设新局面的意见》提出,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开创平安中国建设新局面,到2035年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到2035年,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基本成型,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4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开创平安中国建设新局面的意见》提出,增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向心力,要构建什么样的社会共治格局?

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群团助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共治格局。

 

4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开创平安中国建设新局面的意见》关于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的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责任是如何规定的?

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履行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深化平安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切实守护一方平安。

 

4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开创平安中国建设新局面的意见》提出,要构建怎样的社会治理指挥体系?

权责明晰、高效联动、上下贯通、运转灵活。

 

4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开创平安中国建设新局面的意见》关于加强对社会组织综合监管,提出要建立什么机制?

健全考核、评估管理、社会监督机制。

 

4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开创平安中国建设新局面的意见》中,关于推进社会治理工作布局现代化提出的四项任务是什么?

一是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放在首位。二是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三是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四是切实保障公共安全。

 

5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开创平安中国建设新局面的意见》提出要提高治理能力,提出了要提高哪几种能力?

决策统筹能力、改革创新能力、打击防范能力、基础管理能力、群众工作能力、舆论引导能力、狠抓落实能力。

 

51.《关于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开创平安中国建设新局面的意见》中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开创平安中国建设新局面需要统筹两个大局、两件大事、两个战场分别是什么?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网上网下“两个战场”。

 

52.《关于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开创平安中国建设新局面的意见》关于发挥德治教化作用提出,要推进哪几个方面的道德建设?

推进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建设。

 

53.《关于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开创平安中国建设新局面的意见》提出,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要完善什么平台?

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完善“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54.《关于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开创平安中国建设新局面的意见》关于发挥自治基础作用提出,加强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建设,完善城乡社区哪些制度?

加强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建设,完善城乡社区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

 

55.《关于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开创平安中国建设新局面的意见》关于发挥法治保障作用提出,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要营造什么样的良好法治环境?

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56.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时限是如何要求的?

以三年为一期,第一期为2020至2022年,第二期为2023年至2025年。

第一期验收复核时间:2023年4月至5月,由省级党委政法委组织初审;2023年6月至7月,中央政法委进行复核验收,验收合格即可授牌。

 

57.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第1期共几个地区?

将于2022年接受验收评估的第1期试点地区有246个,包括地级行政区划单位(含副省级市、地级市、自治州、地盟)184个(宜宾市就在其中),占全国所有地级行政区划单位的55.3%;直辖市下辖区县57个,占所有直辖市下辖区县的66.3%;另外还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5个师市。

 

58.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评估验收要求是什么?

按照“低门槛进、高门槛出”的原则,以市级评估申报、省级把关为“进门门槛”,将中央验收作为“出门门槛”。建立长效机制,坚持“成熟一批、验收一批、授牌一批”,验收通过,即予以授牌。

 

59.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

试点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作用,作为平安建设的重要内容,统筹谋划、稳步推进。省级党委政法委发挥承上启下作用,负责申报把关、督促指导、考核初审等工作。市级党委政法委履行主体责任,发挥主体作用,全力推进实施。各有关部门结合职能任务,抓好本行业、本系统、本领域重点任务的推动落实。

 

60.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的基本遵循和评估标准文件是什么?

《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指引》(第二版)。

 

61.《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指引》(第二版)共性指引共明确了多少类、多少大项重点任务、多少项验收要点?

11类、63大项重点任务、262项验收要点(其中省级验收90个、共388分)、负面清单6项。

 

62.《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指引》规定试点市群众对本市平安建设的满意度要超过多少?

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63.《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指引》规定试点市100%的村要落实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四议两公开”是指什么?

“四议”是指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两公开”是指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

 

64.《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指引》提出,各级要加强对邮件、快件寄递安全管理,督促企业落实三个“100%”制度,三个100%是指什么?

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三个100%”。

 

65.《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指引》就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的要求是多少?

不低于90%(计算2020-2022年三年的整体数据)。

 

66.《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指引》要求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面治安防控网建设,建设“四化”市域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指什么?

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

 

67.《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指引》要求加强社会面治安防控网建设,建设完善的市域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形成的“大防控”格局具体是什么?

形成城乡统筹、网上网下融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一体的“大防控”格局。

 

68.“三同步”机制是什么?

依法办理、舆论引导、社会面管控。

 

69.《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指引》就推进智能治理基础建设,明确完善市域智能化建设制度,推动现代科技与市域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把什么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

社会治理要素数据化、治理数据标准化、推进社会治理多网融合等。

 

70.《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指引(第二版)》确定的6项“负面清单”事项是什么?

一是暴力恐怖案事件;特别重大、重大民族分裂活动,特别重大、重大宗教极端活动,特别重大、重大邪教案事件。

二是特别重大、重大群体性事件。

三是特别重大、重大安全事故。

四是其他危害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案事件。

五是十万人命案发案率>0.6;一杀3人以上案件;个人极端暴力犯罪。

六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严重违纪或违法犯罪;市委政法委书记严重违纪或违法犯罪;市委政法委委员严重违纪或违法犯罪。

 

71.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宣传标语有哪些?

1、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

2、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郑州”。

3、探索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郑州之路”,积极构建“大平安”建设新格局。

4、全民参与,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

5、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开辟共建共治共享新路子。

6、推进市域社会治理,共建共享美好生活。

7、手拉手参与市域社会治理,心连心共建和谐平安郑州。

8、做实做强基层基础,打通市域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

9、把好市域社会治理“精准关”,画好社会共建共治“同心圆”。

来源:《关于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宣传工作的通知》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16-2021 zmjt.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郑煤集团信息管理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豫B1-20060044 豫ICP备12008426号

地址:郑州市中原西路66号       电话:0371-87781116

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备案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202002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