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欢迎您!

登录OA | 协同办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改革 > 通讯特写

追赶超越的“带头人”  ——记芦沟矿副总师兼机电运输科科长谢保国

来源:自创 作者:程敬东 发布时间:2022-07-31 文字大小: |

十五年间,爱岗敬业,无数次被胶靴磨烂双脚;十五年间,业精于勤,学习笔记摞满书柜;十五年间,孜孜不倦,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守护着百米井下机电设备的安全——一路走来,芦沟矿副总师兼机电运输科科长谢保国这位豫东大汉,练就了煤矿工人独有的坚毅和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多次获得矿“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身先士卒,勇当先锋


面对先进的智能化机械设备,谢保国总是怀着极大的激情琢磨研究,他常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为了尽快弄清矿上引进的新设备,他积极和厂家沟通,利用空闲时间研究说明书上的每一句话,不懂的地方就请教科室年轻技术员,下井时再一个个实践,就这样日积月累,矿上的智能化机电设备被他一一摸清、捋顺。


2021年3月,谢保国接到一项重要任务——三天内顺利完成矿井机电设备的安装运行。他带领大家迅速投入战斗,在井下连续奋战52个小时,饿了就啃上几口馒头,渴了就喝点矿泉水。由于连班作业加上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汗水不停在谢保国脸上滚落,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大伙看到他这个样子,纷纷称赞:“有这样的头儿带着我们干,再苦再累也值了。”在谢保国的领导和大家的不懈努力下,矿井机电设备高效顺利安装完成,创造了建矿设备安装史上的一个速度奇迹。


创新管理,深挖内潜


机电运输科担负着全矿机电设备、材料发放的重任,谢保国作为副总师兼科长,从物资入矿一直到入井使用,每一步他都严格把控,他的脑子就像一本“电子账”“活地图”,凡是经他手的设备,他都能如数家珍。


新时期煤矿发展还是要靠技术创新,守着这一认知,谢保国积极鼓励科室人员开展技术研究。矿井地销仓原装车系统刚投入使用的时候,采用的是传统漏煤装车方式,常常因为车斗内装不平影响装车速度和装车量。得知这一情况后,他主动请缨,揽下了装车系统改造工作。通过反复查阅资料、计算论证,他将原装车闸门进行调整,加设配煤刮板机,改变原漏煤出口形状,一举解决了装车速度慢、装车不平的问题,日装车量也由4000吨增加到7000吨,大大节省了工作时间,提高了运转效率,为矿井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矿井井口的安全防护闸门一直采用传统的费力臂原理拉伸钢丝绳,由于阻力大,摩擦力大,偶尔绳子断裂易引发安全事故。面对隐患,他认真钻研、反复尝试,将大门改造成拉伸油缸提升的新型拉伸方式,为矿井人、机、物的提升下运提供了极大的安全保障。


技能传承,培养人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基于矿井机电人员基础薄弱、技术能力缺乏的现状,谢保国结合同行业人才的先进管理经验,改变之前侧重理论、死搬硬套的培训模式,更多地将精力放在了实践操作上。他抓住每次大修设备的机会,让更多的青年电工上手检修调试操作,并结合其中要点加以讲解。他还常常利用矿上设备检修维护的契机,合力调配机电人员队伍,以练兵为目的,让实操技术薄弱的青年电工深入组装一线,全程参与设备的组装、调试,面对面与厂家技术人员探讨交流,使青年职工快速积累经验、提升操作技能。


没有豪言壮语,有的是质朴、真诚、无华;没有激情誓言,有的是自信、坚定、进取。正是这样的默默坚守,谢保国从一个从平凡矿工走上了管理岗位,用他的话说,“企业成就了他,扎根矿山、奉献矿山是他无悔的追求,他将用执着和激情续写煤矿工人的无限风采”。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16-2021 zmjt.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郑煤集团信息管理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豫B1-20060044 豫ICP备12008426号

地址:郑州市中原西路66号       电话:0371-87781116

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备案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202002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