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欢迎您!

登录OA | 协同办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文化 > 文学艺术

风吹稻香

来源:自创 作者:王婷玉 发布时间:2022-07-13 文字大小: |

前段时间,在抖音上看到袁隆平院士的蜡像揭幕,揭掉红布的那一刹那,我的眼泪掉了下来,眼前浮现出一位老人站在稻田间拿着稻穗仔细研究的画面。“国士无双,袁老千古”,谁说污泥满身的不算英雄?

我出生在河南安阳林县,从小听着红旗渠的故事长大。上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靠一锤、一钎、一双手,苦干10个年头,硬是削平太行山1250座山头,架设152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终于成功引漳入林。很多不了解的人肯定要问,那个年代条件那么艰苦,饭都吃不上,缺钱缺物资缺技术,为什么一定要修红旗渠呢?那是因为,旱!旱到什么程度呢?人吃人的状况,发生过5次。水是生命之源,想要解决林县的问题,就必须解决水源问题,所以修建红旗渠就被摆在了眼前,长痛不如短痛,为了后代不再挨饿,林县人民真的是拼了。

记忆里,林县是非常穷的,家家都是石头盖成的小平房,没有单独的厨房,都是在屋里砌成的灶台。烧的是煤球,一旦火灭了,再生火非常困难,每次都熏得屋子里都是烟,呛的不行。那个时候吃水用水都指望家里的那口水井,水井是村子里集中灌的,水就是从红旗渠流下来的。我还记得,家里人用水都非常省。旱的观念在爷爷奶奶的心里扎根,即便用水难的问题已经解决,可他们还是舍不得浪费一点。洗手洗脸都把水盛到脸盆里,洗完脸后再洗脚。有时候洗手后水不脏,就先留着下次洗手的时候再用。淘菜的水留着洗手,洗脚。半盆水,反反复复使用,让它发挥最大的价值。除了家里吃水的井,农田的灌溉也是经过红旗渠,从总干渠流到干渠再流到支渠,遍布整个林县地区。得益于红旗渠的修建,林县人民终于摆脱了挨饿的命运。

听爷爷奶奶说,他们小时候,家家都很穷。人们经常都是食不果腹,吃不饱饭,别说白米饭、白面馒头,就连野菜面疙瘩都吃不上,吃不饱穿不暖。妈妈小的时候,每天野菜面疙瘩和小米稠饭,虽然吃的不好,但是勉强能够吃饱,不用再挨饿。我小的时候,白面馒头、米饭、鸡蛋已经成为餐桌上常见的主食,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很大的提高。如今,家家户户盖起了别墅,燃气灶、洗衣机、冰箱样样齐全,甚至好多人都住进了城里的高楼大厦。鸡鸭鱼、牛羊肉等各种肉类成为了每家每户餐桌上常见的食物,更不用说米饭馒头这些主食了。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如果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几十年间,我们从曾经的吃不饱穿不暖到现在的吃饱穿暖,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这都要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得益于像袁隆平院士这样为国为民、呕心沥血的科学家。“要想不受别人欺负,国家必须强大起来。”袁隆平从小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他始终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利益紧紧相连。他将自己对祖国的热忱,结成了一串串饱满的稻穗,让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母亲年轻时候劳累以至于现在都落下了病根。我小时候虽然没有像现在这样各种好吃的琳琅满目,但是也是能够吃饱吃好。女儿这一代那就更幸福啦,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选择性还多,简直是掉进了福窝里。

如袁隆平一样无数的科学家们,让我们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让我们在国际上有了更高的地位!何其有幸,生于华夏,安于盛世,见证百年!我们长在红旗下,生在春风里,不经战乱,不缺衣食,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山河虽无恙,吾辈当自强。风吹过稻田,我仿佛闻到了水稻的清香……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16-2021 zmjt.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郑煤集团信息管理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豫B1-20060044 豫ICP备12008426号

地址:郑州市中原西路66号       电话:0371-87781116

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备案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202002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