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时节,烈日炎炎,一场夏雨过后,天气闷热潮湿,让人浑身极不舒服。被太阳炙烤的矿区仿佛一个巨大的蒸笼,气温一度高达38-39摄氏度,在这样高温的炙烤下,告成矿一线职工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用汗水诠释责任与担当。
高温下的岗位坚守
“锻工最难熬的就是夏天,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热。”7月6日上午11:00,告成矿生产区锻工房内,一膛800℃的炉火烧得正旺,今年 59岁的党员徐进朝正在炉火旁加工井下支护使用的锚索托盘。黄豆般大小的汗珠像断了线的珠子不停顺着脸颊往下落,脖子上的毛巾已经被汗水浸湿。其他两位工友冯海坤和张治国两人配合默契,正在使用空气锤锻造刚从碳火里取出的托盘,再经过压力机压平,整套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像这样的工件他们一天至少要加工100余件,有时还得临时增加井下用的道钉、扒子、托钩等一些零部件的加工任务,总之一班下来很少有停歇。
徐进朝抹了抹脸上的汗水,和工友继续加工制作锚索托盘……虽然天气炎热,流汗不止,但他们动作相当麻利,并没有因为天气酷热而影响。对于连日来的高温天气,军人出身党员身份的徐进朝笑着说:“我已经在锻工房干了39年,徒弟都走了一茬又一茬,马上就要停工退休了,真有点儿舍不得这里。”
热浪中的车间“焊将”
下午15:00,矿机修车间内机器轰鸣、焊花飞溅、行车来回穿梭,到处一派繁忙的劳动场景,偌大的几个电风扇哗哗啦啦地响着,也吹不散这夏日的炎热。电焊工高炎军正在和同事忙着加工井下下水道篦子。他们5人分工协作,有的拉料,有的划线下料,有的打眼,有的焊接,一班下来加工制作成长1.5米的下水道篦子4个,其中篦子上有33个小格,396个焊接点,需要穿6条螺丝帽,为了让篦子平整,还要时不时用锤子敲击。电焊时所产生1000多摄氏度的热浪与火花使他们衣服干了湿、湿了干、干了又湿。他们干一会儿就得用水洗洗脸、降降温,但没有一个人有怨言。
在矿区翻砸笼附近的另外一个维修车间,机修工吴文昌等人正抓紧维修皮带辅助滚筒,起吊、拆卸、更换新轴承,现场一片繁忙景象。“最近天气高温,我们主动把工作时间尽量往前调,但遇到紧急工作,还是需要克服炎热天气,争取不影响安全生产。”吴文昌边说边用衣袖擦去脸上的汗水。
连续工作两个小时后,吴文昌浑身已被汗水浸透。他走到车间休息区,拿起医药箱里的防暑物品笑着说:“天气炎热,队里在各个岗位都准备了防暑降温物品,工作后吃几颗人丹,喝点儿藿香正气水,防止中暑,心里很幸福!”
马路上的汗珠翻滚
7月6日下午14:00,在告成矿生活区西边的马路北侧边上,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下水道清挖人员干劲十足。
炎炎烈日下,宽宽的马路上,视线所及之处,都是滚热的太阳光,整个路面犹如一块滚烫的铁板。清挖工蒋礼斌穿着厚厚的胶衣,站在黑乎乎还夹杂些许臭味的下水道里用铁耙、铁锹忙碌着,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裳,但他却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
“每年雨季来临之际,清挖下水道是我们工作的常态。”他和工友们一天下来要喝好几瓶矿泉水才能弥补身体里的水分缺失。
“再艰苦的岗位总要有人去干,保质保量圆满完成领导安排的工作任务是我的职责。”蒋礼斌憨厚地一笑,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弯下腰继续在脏水中挖淤泥,一铁锹一铁锹堆放在下水道旁边的马路上。
酷暑逼人。不管是燥热的早晨、傍晚,还是烈日当头的正午时分,像他们一样坚守在高温下的矿工们还有许许多多,他们用勤劳、智慧和汗水为矿井的安全生产默默奉献着,用朴实无华的双手诠释着“奉献光荣,劳动伟大”的煤海赞歌。
Copyright @ 2016-2021 zmjt.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郑煤集团信息管理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豫B1-20060044 豫ICP备12008426号
地址:郑州市中原西路66号 电话:0371-87781116
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备案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202002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