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欢迎您!

登录OA | 协同办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生产 > 出彩郑煤人

王建英的革新梦

来源:自创 作者:李伟花 张全旺 发布时间:2020-10-09 文字大小: |

他把热爱矿山诠释得淋漓尽致,把勤奋好学刻在骨子里,把技术革新贯穿始终,把传帮带视为自己的神圣使命,用一颗赤诚的心演绎着一名共产党人的荣誉和骄傲。他就是告成矿运输队机修班班长王建英。

王建英1996年参加工作,200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文质彬彬,说话不紧不慢,让人感到踏实、可靠。他家离矿区并不远,骑摩托车不到一个小时的路程。可是,他很少回家,每天除了下井,不是在生产区鼓捣设备,就是在生活区宿舍里看书或写写画画。于是有好奇的人问他:“建英,你家离这也不远,咋十天半月不见你回家一趟啊?”建英认真地说:“这是我在矿上二十多年惯的毛病,在矿上就像在家里,睡得踏实,在家反而睡不踏实,总怕队里有个啥情况不能及时赶到。”“这真是以矿为家啊!” 他苦笑着说:“因为这事,老婆经常抱怨他‘官当的不大,心操的不少。’”听他调侃这些,工友们都忍不住笑他“傻”!

有人说矿工的生活最枯燥:两头不见天,不是在背床,就是在掂锨。可是,王建英却不是这样,他酷爱学习,他的业余时间基本都用在了学习上。他宿舍的床头上总放着几本书,柜斗里也摆满了书籍及笔记本。这些书籍都是关于一些机械设备操作说明、维修以及安全管理和“三大规程”之类的。笔记本内容则像个杂货铺,有学习心得、有工作安排、有经验教训等。用他本人的话说,这是他工作的历程,也是他宝贵的财富。多年来,王建英下井养成一个习惯,就是很少在餐厅坐着吃饭。每天下班后,他总是拎着饭菜回到宿舍,边吃边记当天的工作情况,有时三五句,有时能记几张,主要是对当班工作进行小结。吃过饭后,就开始躺在床上翻看有关业务的书籍,把关键知识点摘抄在本子上。数十年的自律塑造了他深厚的专业功底,也为他的革新梦奠定了基础。

王建英常说:“看到工人在恶劣的环境下付出艰辛的劳动,心中就不是滋味,怎样进行技术革新,改善职工的作业环境,减轻职工的劳动强度就成为我的一块心病。”今年2月,受疫情影响,队里出勤低,斜坡运输任务重,给安全生产带来一定隐患。而在斜坡运输过程中,斜坡地滚常常被渣煤等杂物淤死,必须班班派人清挖,给正常工作又增加了负担。王建英看到这种情况后就动了心思,他利用废旧工字钢和薄钢板加工成了一个地滚框架,使地滚在密闭的框架内工作,有效避免了淤死。为防止斜坡运输脱钩,他从如何防止连钩销窜出入手,建议在销子上面用钢板压住,最终队里按照这个思路,经过多次革新实验,制作出防脱压板,有效解决了斜巷运输脱钩隐患。像这种小改小革小发明,王建英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少项。仅今年队里每月往矿上上报的小改小革项目,他一人就占了五项,成为队里名副其实的革新能手。

王建英不但自己勤学习、善钻研,而且还毫不保留地做好传、帮、带工作。他常说集体的战斗力来源于整体素质的高低。作为班长,他非常重视全班人员的业务学习,每周至少组织一次现场经验交流,让大家相互取长补短。在井下工作中,他每到一处,就会带领区域负责人认真检查该区域设备维修运行情况,边检查边讲解示范,让职工提高能力。遇到攻关难题时,他总是把本班人员集合起来,现场研讨,集体攻关。在他的带领下,数名班组成员都有了自己的革新成果,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已经52岁的王建英说:“快要退休了,为矿山服务的日子不多了,我要站好最后一班岗,把创新创效作为班组精神传承下去。”

花木因阳光而葱茏,人生因梦想而丰满。正因为王建英心中始终有一个革新梦,他的人生才日渐丰满,他用心智和行动诠释了人生的精彩。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16-2021 zmjt.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郑煤集团信息管理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豫B1-20060044 豫ICP备12008426号

地址:郑州市中原西路66号       电话:0371-87781116

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备案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202002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