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欢迎您!

登录OA | 协同办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文化 > 文学艺术

洛阳花下谒醉翁

来源:自创 作者:盛秀丽 发布时间:2020-08-04 文字大小: |

我无意于让900年前的政治风云在脑海中过多沉浮,当一丛娇艳的牡丹在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当脚下的步履不断叠加成朝圣者的向往,我知道,我离心中的醉翁越来越近了。


红砖碧瓦,画角飞檐,浩浩天宇下,苍松翠柏饮风啜露,至今仍在向后人讲述着一段文坛佳话:公元1056年(宋仁宗嘉佑元年),苏轼苏辙兄弟辞别故土巴蜀,跟随父亲苏洵一路沿江东下,准备参加次年正月在东京汴梁举行的礼部考试。此时他们没有想到,这一年的进士考试,居然成了中国1300年科举考试的龙虎榜,从这里走出了中国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的苏轼,走出了唐宋八大家中的苏轼、苏辙、曾巩,走出了程朱理学的奠基人程颢,走出了北宋五子中的张载。又据后人总结,这次进士榜中,在《宋史》中有传的就有24人,并有9人先后担任宰执。在这一切辉煌的背后,我们不得不提到本次殿试的主考官、一代文坛领袖欧阳修。当一篇名为《刑赏忠厚之至论》的考卷呈现在面前时,那透彻的说理,洒脱的文笔,令当时正力主文风改革的欧阳修大为震动。可是,出人意料,这位胸襟豁达、举止率真的主考官居然大笔一挥,将这本该录为第一名的考卷生生降为第二名。为什么?原因其实也简单,就是欧阳修以为这么好的文章应该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作,为避免别人猜疑,他就这样擅自做了决定。


等进士榜一发出,欧阳修才知道自己错了,哪里是曾巩,分明是刚刚走出西蜀、年仅二十一岁的学子苏轼!想补救已经来不及了。故事的动人处恰恰在结尾,知道了事情来龙去脉的苏轼不仅没有责怪欧阳修,反而特意修书一封,对他的学识人品表示极为景仰,对此,欧阳修也坦陈:“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至此,一场大宋科考案完美落幕,并以此结下两人此后十数年的师生情谊。


站在欧阳文忠公园门前,我有一点恍惚,历史的风云已漫过千年,这座位于新郑市辛店镇欧阳寺村的古墓群,被一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碑刻标志着它的过往与不凡。这位经历了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的政治家、文学家,在走完了他一生的宦海沉浮后,将最后的栖息地选在辛店。我想,除了这里西邻具茨山(始祖山),可尽享人文始祖黄帝的余脉外,东边又与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为邻,清风雅乐,诗韵悠长,该是对一代文宗最好的慰藉了吧。


穿过盘龙及牡丹花图案装饰的前殿,一种清雅之气从园内透出,杆杆翠竹清秀俊朗,似在欢迎我这个迟来的故人。主干道的东侧是一组雕像,传说欧阳修四岁丧父,家境贫寒买不起纸笔,母亲郑氏为培养儿子读书成材,就用芦苇杆在沙地上写书教授,这就是“画荻教子”故事的由来。塑像中母亲坐北面南,神情庄重,小欧阳修跪坐在地,手执获杆,既学做文,也学做人。


塑像往东,是一座六角形的亭子,就是大名鼎鼎的醉翁亭了。稍通中国古典文学的人都知道,公元1046年,欧阳修被贬滁州,在琅琊山醉翁亭与民同乐后写下了传颂千古的《醉翁亭记》。中学语文课堂上,这篇美文曾被老师反复诵读,一句“环滁皆山也”成了同学们锤词炼句的典范,而“醉翁之意不在酒”更是在以后的岁月中,被赋予了更加深刻的涵义。欧阳修魂归新郑后,世人仰慕他的才华,在此仿建醉翁亭。


沿着主干通一路向北,迎面是欧阳文忠公祠,一通石碑色如墨玉,巍然矗立于殿堂中央,这里是中殿,陈列着欧阳修神像及其家族的族谱族约。作为欧阳修的学生,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均在这里留下了悼念恩师的祭文。门前镌刻的“六一居士文学史学扬天下;欧坟烟雨岚景霭景贯长虹”,既是对陵园自然风景的描绘,也是对欧阳修一生文学功业的颂扬。


中殿后面是拜殿,欧阳修塑像身着官服,端坐其中。座前几案上,供奉着小米、大米、黄豆、绿豆、红豆,这是民粟,亦是政声,只有当一个人心中真正装着百姓,才会有政声人去后,丰碑在人间的千古流芳。


拜殿是大殿,东西两侧各有配殿与拜殿相连,东殿展示的是苏轼用真、行、草三体书写的《醉翁亭记》,大气磅礴;西殿展示的是欧阳修一生在文学、史学方面的建树。《朋党论》振聋发聩,《秋声赋》引人遐思,二十四史中,欧阳修独占两史,他主修的《新唐史》和独撰的《新五代史》,至今仍给人以教诲。


有淡淡的花香沁人肺腑,循着拜殿后门,我来到了公园的最北面,这里是欧阳修及其第三任夫人薛氏的墓地。高大的土冢前,牡丹花开得正艳。曾是洛阳花下客,当欧阳修二十四岁高中进士,做西京(洛阳)留守推官时,曾日日流连于花间,在他晚年与好友梅尧臣重游洛阳时,曾写下“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的锦句。牡丹高贵的品格,和诗人直言敢谏、刚正不阿的品性相互辉映。


除了欧阳修夫妇的陵墓,这里还是他的四个儿子、两个孙子的安魂所,碑林、丰乐亭、状元石分布其间。由于天气原因,我没能见到欧坟烟雨的奇观。这是一座用精神的丰碑筑就的陵园,当一代文宗的足迹渐行渐远,时空中久久回荡的,依然是他文理并重、穷而后工的不绝余音。

                                                                                                                                                         (作者单位 新郑煤电公司)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16-2021 zmjt.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郑煤集团信息管理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豫B1-20060044 豫ICP备12008426号

地址:郑州市中原西路66号       电话:0371-87781116

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备案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202002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