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欢迎您!

登录OA | 协同办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文化 > 文学艺术

文武双全说父亲

来源:自创 作者:刘大虎 发布时间:2022-08-22 文字大小: |

晴耕雨读,雨夜,正好适合读书。窗外,小雨淅淅沥沥,蛙鸣如鼓,声声入耳。拿起书,就想起了父亲。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一个温故知新的话题,我无法回避。

榜样,楷模,偶像,我想,这几个词语所蕴含的力量,散发的光芒,应该是依次递增的吧。我不是偶像崇拜论者,这并不妨碍我也有我的偶像。是的,我的偶像就是父亲。这与天然的父子亲情有关,也无关。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父亲本来就很优秀,德才兼备,文武双全。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把父亲当做我的偶像,是父亲去世之后的领悟,就像是一场梦,梦醒人不在,是我的后知后觉。也可以说是我的先知先觉,只是那时的我年少无知,一切都很朦胧,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已。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父亲是一个理工男,专业是机械设计与制造,但他也有炽热的文学情怀,文学素养还颇为深厚。父亲喜欢诗歌,尤其是古典诗词,博闻强识。童年,父亲骑着自行车带着我,往返于老家与县城之间。长路漫漫,父亲怕我睡着从车上摔下来,就给我讲故事、背诗词。“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那时,我不知道这是一首什么诗,后来,才知道是《水浒传》中的一首诗。“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父亲背的最多的是毛泽东诗词,我的诗歌启蒙,与文学结缘,父亲是领路人。父亲给我买过一本书——《策马洪山》,书的封面是一个身穿湖蓝色长衫的青年男子,骑着一匹骏马,奔驰在茫茫群山之中。书中讲的是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的故事,其中还有多幅插图。遗憾的是,经过多次搬家,书丢了。“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父亲还给我讲解陶铸这首诗的意思。“父亲怎么知道的比老师还要多呢?”童年的我,对此感到很神奇。上高中时,学习陶铸的文章《松树的风格》,我倍感亲切。当同学都对作者所知甚少时,我早已是了然于胸了。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父亲参加工作(郑州市中州轴承厂)时,厂里有一个清华大学的冯教授在那里劳动锻炼。冯教授五十多岁,学识渊博,父亲风华正茂,书生意气。两人都热爱文学,一见如故。父亲除了向冯教授请教专业上的技术问题外,还经常和他一起聊诗歌,交流读书心得,遂成知己,引为莫逆,是忘年交。父亲说,和冯教授在一起工作了五年,从冯教授那里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这为父亲以后技术攻关,开阔了视野打下了基础。冯教授回北京以后,于八十年代故地重游,厂里盛情接待,指定父亲全程陪同、照顾。冯教授去世的时候,厂里委派父亲去北京吊唁,向他的儿子小冯教授表示深切的哀悼与慰问。

父亲那一代人无论学什么都很扎实,埋头做学问,追求高、深、远,对待工作更是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童年时期的我,经常在父亲的办公室看书写作业,父亲的办公桌上整齐地摆放着我认识的、不认识的工具仪器:三角板、圆规、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简单的机械零件图,父亲不用铅笔,而是用鸭嘴笔蘸着墨水,点划线,实线,虚线,尺寸标注,一气呵成,每一张都是教科书级别。对照父亲,反观自己,深感惭愧,无地自容。我也学过机械制图,我画的图纸是啥?我是用铅笔画图,还要用橡皮擦来擦去,涂涂抹抹,根本无法与父亲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不可同日而语。上世纪八十年代,父亲对机床砂轮主轴进行了技术革新,一年为厂里节约资金上万元。在申报高级职称时,父亲写的材料有十几张,一手漂亮的行楷,行云流水,潇洒飘逸,没有一处涂抹痕迹,看起来赏心悦目极了!我若是评委,光看到这手字都要直接满分通过了。

父亲上大学时,学习的是俄语。几十年过去了,父亲仍能用俄语说有时代印记的“毛主席万岁”以及简单的日常用语,能借助工具书查阅资料。俄语独特的卷舌音,听起来如珠落玉盘,很好听,尽管我听不懂。我学的英语呢?恐怕早已还给老师了。

父亲上大学期间,学习十分努力,导致用脑过度,得了神经衰弱,被迫休学一年。康复回校后,父亲在学习的同时,也注重锻炼身体,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父亲会游泳,学校的游泳池太小太浅,父亲就和同学们畅游武汉的东湖,甚至长江的滚滚波涛里,也有父亲的身影,父亲的豪情。父亲还擅长打乒乓球,小时候,父亲教我打乒乓球,让我对着墙壁练习推挡技术。我是左撇子,父亲纠正了几次,见我依然如故,哈哈一笑:“你这孩子,随你的便吧。”父亲可以对着墙壁连续击打三百次、五百次,速度由慢到快,距离由近及远,看得我目瞪口呆。

刚参加工作时,我和父亲是一个单位。有一年,厂里举行乒乓球比赛,我在青年组,父亲在中年组。厂里的人在旁边起哄:“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大虎,跟你爹你们父子俩来一局。”来就来,怕什么,年轻气盛的我难道会输给人到中年的父亲?打乒乓球,我还是下过一番苦功夫的。上初中的时候,为了打球,经常中午放学都不回家吃饭呢。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我对自己信心满满。可打脸来得却是那么快,父亲用事实证明,我的想法多么幼稚和天真。无论我的攻势多么凶猛,父亲左推右挡,均能轻松地一一化解。有的球,我以为已经扣得够狠够准了,必定是绝杀,父亲肯定接不住,谁知道,父亲反手一推,球又稳稳地落在球桌上。什么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那一刻,我真正地感受到了。尽管我使出浑身解数,还是很快就败下阵来。输就输了吧,反正肉烂在锅里。儿子输给父亲,徒弟败给师傅,不算新闻。那一次,父亲获得了中年组第三名。我才知道,父亲还是手下留情,让我三分了,否则,我会输得更惨。

文,能提笔赋诗作文;武,敢下水劈波斩浪。我就挺直了胸膛问一句:“这样一个陪伴我大半人生的父亲,这样一个文武双全的男神,做不做得我的偶像,值不值得我崇拜呢?”时光如白驹过隙,一晃而过,真想时光倒流,再回到从前,那些父亲给我讲故事背诗词、教我打乒乓球的温馨时光啊!亦真亦幻,如梦如烟。让我和父亲再打一场球,哪怕再输一次又何妨?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16-2021 zmjt.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郑煤集团信息管理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豫B1-20060044 豫ICP备12008426号

地址:郑州市中原西路66号       电话:0371-87781116

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备案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202002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