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路有千万条,选择的路径不同,感受和体验不一样,所经历的过程和看到的风景也不一样。既然选择了煤矿,就选择了一条不怕吃苦、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平凡之路。大平矿运输队职工刘志斌自从事轨道工作的第一天就立下誓言:用勤劳和汗水在百米井下铺就一条永不相交的坚实之路。
五年前,刚刚高中毕业的刘志斌走进了大平矿运输队当了一名轨道工。面对井下复杂的工作环境和日复一日的铺道工作,他没有打退堂鼓,而是跟着老师傅推拉肩扛,从简单的体力劳动干起,一节轨道200多斤,压得肩膀生疼,他咬牙坚持了下来,经过三个多月的磨练,肩膀磨出了茧子,力量头也增加了不少,每次铺道,苦活累活抢着干,师傅看在眼里,乐在心头。由于刘志斌踏实肯干,且勤学好问,师傅就手把手将放枕木、上夹板、钉道钉、调水平等技术要领传授与他。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多的反复学习,艰苦磨练,刘志斌的铺道技术突飞猛进,成了道班响当当的技术骨干。后来,他也出师了,带了2名徒弟,并一点点将铺道的技术要领教给徒弟们。有一次,在15112上付巷铺道期间,一个徒弟在钉道钉时为了图省事,一个道钉只打了3锤就草草完事。刘志斌看到后指着长长的轨道对那个徒弟说:“你知道今天你一共打了多少锤吗?”徒弟嘟囔着说:“管它多少锤呢,只要把道钉打到底不就行了。”刘志斌二话没说,拿起大锤从第一个道钉打起,每个道钉打了5锤,依次将道钉全部又打了一遍。徒弟一看刘志斌急了,赶紧举起大锤跟着师傅将没打够数的道钉重新补齐。事后,刘志斌批评那个徒弟说:“细节决定成败,你别小看一个道钉,要是一个道钉出了问题,整个轨道就会瘫痪,很有可能造成车辆掉道、翻车等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哪个徒弟听后连声说:“刘师傅,对不起,今后我一定注意,再也不会出现那样的错误了。”
刘志斌常说:“一个人遇到困难时,只有敢于直面,肯于担当,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随着近两年矿井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升,液压轨道弯曲机、液压轨道打眼机等一批新设备也落户到运输队轨道班。有了这些新设备,确实省时省力,以前几个人干的活,现在一个人就行了,真是轻松方便。可新的问题出来了,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经常出故障,有时还影响工作进度。这对于肯学善钻的刘志斌来说无疑是萦绕在心头的一块顽疾,必须尽快掌握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标准,才能彻底解决这一难题。于是,他借来《矿山力学理论》、《计算机编程》、《液压学原理》等书籍反复学习研磨,并在实践操作中进行对比试验。短短两个多月时间,他就掌握了新设备的操作、维修、保养、排除故障等一系列技术要领,成了轨道班名副其实的技术精英。面对当前煤炭市场急转直下的严峻形势,大平矿号召全体干部职工牢固树立“过紧日子不过苦日子”的思想,深入开展“修旧利废”、“降本增效”等活动。刘志斌和他的工友们也积极参与到活动之中,运输队两年前购回一台液压打眼机,但因设计问题一直无法正常使用,一向不服输的刘志斌决心要啃一啃这块硬骨头。他和其他几名技术骨干迅速成立了攻关小组,一方面找来液压打眼机的使用说明书不断研读,一方面到现场实验设备各处压力情况,并带着问题多次到机电运输科请教有关技术人员,上网查购最新改造配件。通过加装压力缸密封缓冲垫、调节手动杠杆力矩等方式,终于让这台设备起死回生,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
“对待工作,要像父亲对待儿子那样,精心呵护,诚心实意,才能把工作干好。”这是笔者在刘志斌的日记本上看到的一句话。去年8月份,矿上决定在井下21区作为试点,建成亮点示范区。轨道运输质量标准化改造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当时,刘志斌带了一个小组负责下山轨道整理工作,斜坡上原有的轨枕、小件安装已不能满足质量标准化的要求,必须把原有的轨道线路重新调整一遍,这就意味着要比原来的工作量增大几倍。时间不等人,刘志斌迅速组织人员按照事先排好的工期表,按部就班,稳扎稳打。卸螺丝、去夹板、拆轨道,平地基,放枕木、铺道等每项工作都在紧锣密鼓进行着,一连十多天的加班加点赶工期,累得他和工友们直不起腰。当工程结束验收时,刘志斌发现有几处轨距和轨缝超限,必须拆掉重新铺设,这句话一说出,大伙们来气了。“一点小小的误差算啥,只要能过车就行,哪有那么多事儿,就你能…….”一位坐在地上休息的工友狠狠地说。刘志斌一句话也没说只是一个劲儿地拆轨道,大伙们被他的倔劲儿折服了,一起跟着他将轨道一节节拆卸掉,重新铺设。随后,刘志斌带着他的小组队员相继完成了21061、21041等工作面轨道标准化铺设及大巷、16轨道下山等地点轨道整修工作,共铺设轨道3000多米,调整轨道2400多米,为矿井轨道运输质量标准化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由于技术过硬,工作精细,在今年大平矿举行的第七届职工技能运动会轨道工技术比武中,刘志斌一路过关斩将,技压群雄,夺得比武第一名,被矿授予“技术状元”荣誉称号。在颁奖典礼上,刘志斌发表获奖感言时说到:“两条钢轨构成我工作的全部,有人说他单调,但我觉得它多情,因为它也有一份执着和公平,你给予了它多少,它就回报给你多少,我情愿用这两条永不相交的弧线,勾勒出自己最美的人生,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为矿山铺就一条平安路!”
版权所有: 郑州煤炭工业集团大平煤矿
地址:河南省登封市大冶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