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欢迎您!

登录OA | 协同办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删除栏目 > 媒体看郑煤

《匠心河南》特别策划(7):"岗位承包"后 国企女司机成了家中顶梁柱

来源:映象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6-10-28 文字大小: |

 

 

  编者按:

  2016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工匠精神”,引起国人的强烈认同和思考。

  “青灯黄卷苦读,热血挚情坚韧”,匠心,成为专业主义和极致追求的中国式表达。工匠精神的内核在于匠心,匠心的骨髓在于精心营造、恪守执着。对于匠心的坚守,是古老中华文化的传承,也是我们原本就温柔敦厚的底蕴。

  长久以来,中原大地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厚重文化,涌现出无数匠心企业和人物,对专业主义的坚持,对匠人精神的执着,一直就是河南人的立业之本。

  在喜迎河南省十次“党代会”之际,大象融媒?映象网重磅推出《匠心河南》系列特别策划,从民间的技艺传承,到企业的品牌锻造,再到涉及国计民生的扶贫、治污、城建等大局建设,无不彰显着河南人的工匠精神。我们希冀以《匠心河南》的特别报道,洞悉河南这片热土上的“工匠精神”和文化传承,聚焦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匠心治省”,以河南匠心,致敬匠心河南。

    今日推出《匠心河南》第七期:《“岗位承包”后 国企女司机成了家中顶梁柱》。

 

            

             映象网记者到芦沟矿实地采访

 

  “最困难的时候,每天睡觉就像是翻烙馍,做梦都在捡钱,给工人发工资。企业再不改革,真的走不下去了。”

  一个煤矿的矿长曾焦虑地跟映象网(www.hnr.cn)记者倾诉。

  不过当记者再次采访这位矿长时,他坦言睡眠质量有所提高。经过一轮周密的改革,这家煤矿更像是一个由冬入春的姑娘,少了一分臃肿,多了一分干练。如今煤矿已经循序渐进地开始盈利。这让矿长看到了曙光,也感受到了国企改革释放出来的空间。

  这个煤矿只是河南万千国企中的一个,可以说是此次国企改革大潮中的一个小缩影。但能否成为样本,还有待检验。

  在河南省委省政府主导的这场“打赢国企改革攻坚战”中,这些国企究竟经历了什么样的考验,还不得而知。但毋庸置疑的是,“涅槃重生”成为国企负责人口中最常提起的一个词。

  “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不止一位国企的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

  映象网记者 巫晓

 

  “做梦都在捡钱发工资” 矿长蛮拼的

 

  “企业不改革不行,会出乱子的。”

  想起改革前最困难的几个月,矿长宋文献不禁点了一根烟猛吸一口。“2016年的1月份到4月份是矿上最难的时期,我每天晚上睡觉就像翻烙馍,做梦都在捡钱给工人发工资。”

  后来政府和集团公司的号召刚好与矿上的现场相符,于是一场煤矿的改革正在悄然进行。

  “这个月计划施工巷道多少米?计划用锚网、锚杆、锚索多少?手中有没有准确的测算数据?”,每个月的契约化管理算账会上,宋文献总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他因此被人起了个外号:“抠门矿长”。

  “不抠不行,这得一点点的算,一点点的抠,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一个月能用多少材料,直接落实到了个人,多用了就从他们的工资里扣出来。这样工人们开始节约用料,原来矿上一个月的材料费需要500万元,现在控制到了200万元。”

  不仅如此,“原来我们的办公楼是一层一名环卫工人,现在经过竞聘后一个人负责一栋楼,还外加矿区院内的卫生。”

  宋文献坦言,在最困难的时候,矿上因为拖欠电费遭遇被停电,工人因为工资问题闹事,情绪不稳定,每个月欠债几百万元,“那时候真是没法弄,必须得改革,还得是用心去改,不然不服众”。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精简人员、契约化管理后,20166月份,这个有着40多年历史的芦沟矿在经历了第N次危机后又开始盈利了,6月份300万元,9月份的时候已经盈利了1000多万元,工人们情绪得到了稳定,纷纷“找活干,抢活干”,如今矿上又重新热闹起来。

  

     从分配到承包 女司机成了家中顶梁柱

 

             

             芦沟矿机电工人检修系统

 

  “现在在矿上上班挺好的啊,比以前好多了。你看现在,工作忙了,钱也多了。”

  1017日中午时分,郑煤集团芦沟矿储煤场的火车操作间内,28岁的牵引车女司机郑鹏莉说起目前的工作,脸上带着笑,一边跟记者拉家常,一边忙得不亦乐乎。她一会启动给煤机,一会开启提升机,一会又操纵牵引机,额头上的汗珠在灯光下格外闪烁,但乐此不疲的郑鹏莉根本无暇顾及。

  “以前的工作没有那么忙,现在这一块的工作整体都承包给我一个人了,最忙的时候,我一个人要承担六趟火车的装运任务。”郑鹏莉说,虽然工作累点儿,但却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踏实。

  “这块工作原来两个人干,一人一天,工作分配方式虽然相对清闲,但是收入不高,一个月一千多元。”

  自从矿上进行改革之后,所有的员工竞聘上岗,她根据自己的特长,除了承包了这块工作之外,还去充灯房完成发灯修灯任务。这样一来,她的收入就变得相当可观,“平均翻了一个大番,最忙的时候一个月可以拿到六千元,足够一家日常开销了”。

  显然,这样的忙碌对她来说是件好事。

  如今郑鹏莉成了家中的顶梁柱,丈夫一有时间就给她送饭,一家人其乐融融。

  郑鹏莉的领导认为,改革的成效已经初现端倪。“一个比一个能干。”在问及改革的具体办法时,这位不愿具名的领导不假思索地说,能者多劳,多劳多得。

  在他看来,国企改革说起来好像特别宏大,但其实归根结底,就是让工人得实惠。“现在都说匠人精神,我认为匠人精神具体到我们这里,那就是抓细节,就是把一环一环都搞好了,企业就活了。”

  

    竞聘上岗 副科长甘愿变身普通工人

 

     郑鹏莉家庭的其乐融融得益于芦沟矿改革所带来的成果。改革中,“岗位承包责任制”无疑是一大亮点。

  矿长宋文献告诉记者,“一个岗位经过核算后一个月值多少钱,就把这个岗位公布出来面向全矿竞聘上岗,在保证安全和各项指标的前提下,谁花的钱少,岗位就给谁。”

  映象网(hnr.cn)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打赢这场国企改革的攻坚战役,芦沟矿的这次改革称得上是“基因重组”。“重新优化工作框架后,将原来所有的人员职位全部拿掉,无论是管理岗还是工作岗全部公开竞聘,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所谓的”优化工作框架“就是将原来的科室进行重组,精简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劳动科科长弋振强说,原来矿上科室较多,有些科室之间存在工作交叉,最终导致交叉的部分工作推进困难。“改革后,原有的17个科室改成了6个科室,各司其职,工作任务细化到个人。”

  比如原来的“组织、纪委、宣传、党办、行办、工会六个科室统一组成党群工作部,每一块工作一个人负责,精简了人员,提高了效率”。

  改革的过程总是痛苦的,也不会尽如人意,但是在目前的困难时期,有不少员工表示理解,今年43岁的李继民就是其中一个。

  他负责矿上的文体中心、招待所卫生及音响设备、文体器材管理维护等工作,看起来更像是杂活。但是在此之前,他是矿上巷修队的党支部书记,后来被任命为后勤科副科长。全矿岗位公开竞聘后,他由于自身学历、能力等各方面的原因,在竞聘中并不占优势。如今成为矿上一名普通工人,工资也缩水不少。这样的身份转变并没有让李继民怨声载道,“大锅饭肯定不能再吃了,我也要趁此机会让自己重回基层,加强业务能力。再说了,企业现在面临很大的困难,总不能还摊大饼吧,该牺牲的利益就得牺牲,我支持”,如今他每天按照规定把工作完成得颇为出色,成了矿上改革的“励志哥”。

  

    匠心改革 郑煤集团实现扭亏为盈

 

           

            芦沟矿机运队组织机修人员进行技术攻关

 

  芦沟矿矿长宋文献在接受采访时,一直在说改革,他认为改革的成功与郑煤集团的支持是分不开的,“矿上在岗职工由2015年年底的2420人精简到了如今的1430人,都是与集团公司的多项分流政策分不开的。”

  而郑煤集团也在这个“改革年”多措并举,实现了扭亏为盈。据郑煤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郑煤集团将改革作为脱困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于年初即先行启动,特别是621日省深化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工作会议后,郑煤集团采取多项措施强力推进各项改革,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从一组数据显示,该集团6月份12对直管生产矿井中7对矿井扭亏为盈,实现盈利1848万元;7月份9对矿井扭亏为盈,实现盈利2046万元;8月份10对直管矿井实现盈利3415万元。9月份12对直管生产矿井全部盈利,实现盈利10180万元,集团公司当月一举实现扭亏为盈,实现利润2550万元。

  郑煤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河南省的三大攻坚战役之一,打赢国企改革攻坚战肯定是一个漫长的道路,但只要用心调研,针对问题找办法,该割的割,该舍的舍,相信在全省的“匠心改革”之下,河南国企改革应该很快能见成效。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16-2021 zmjt.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郑煤集团信息管理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豫B1-20060044 豫ICP备12008426号

地址:郑州市中原西路66号       电话:0371-87781116

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备案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202002883号